返回首页 >

优化布局、巧用条款、拓展渠道……看鲁企如何应对“对等关税”冲击

2025-04-17 11:28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海信家电(000921.SZ)同样采取多区域产能协同的方式来应对风险。虽然其在美国市场出口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不足3%,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但仍未雨绸缪。该公司对美出口产品(包括空调、冰箱、冷柜等)依托中国、墨西哥及泰国三大生产基地协同供应,其中,中国、泰国、墨西哥基地对美出口额在总营收占比分别约1.8%、0.5%、0.7%。通过灵活调配多区域产能,海信家电构建起对单一市场政策波动的有效缓冲机制,降低了因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冲击。

  巧用贸易条款,转移关税负担

  部分山东企业还采用合理的贸易条款将关税负担进行了有效转移。腾达科技(001379.SZ)主营不锈钢紧固件,近三年直接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为1%,占比极低。该公司在出口业务中大多采用FOB(离岸价)贸易方式,这意味着货物从生产所在国的港口离港后的相关运费、保费及关税均由客户承担,从而巧妙地将关税成本转移给了美国进口商。同时,该公司近三年未从美国进口任何物资,避免了因美国关税政策对自身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影响。

  4月8日,新北洋(002376.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美国加征关税,短期内对新北洋向美国本土市场的产品销售和物料采购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影响有限、且可控。产品销售方面,该公司向美国本土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很低(10%左右),一般采用FOB(离岸价)模式,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并且产品基本上短期内难以被替代;物料采购方面,通过近几年持续不断地国产化,采购的物料绝大部分源自国内,来源于海外尤其是美国本土的采购物料比例极低。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