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观察丨以生态“减法”换发展“加法” 山东环保人的一次深度实践

2025-04-17 15:38   海报新闻

  “我们聚焦源头预防,持续加强前端感知能力,着力构建以自动监控为主、卫星遥感等协同配合的环境执法智慧天网。”赵辉说,去年,执法局工作人员通过AI模型分析在线监控数据发现,某食品公司外排废水污染物数据异常,多次出现废水流量突然增大,同时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疑似稀释排放。执法人员根据问题线索,现场查明了企业通过塑料软管向排放口注水稀释,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防止超标排放的事实。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还深入推行现代化技术应用,在日常执法中广泛运用无人机、走航监测、水质指纹溯源等手段,打通精细化执法的“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1.2%,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前列。

  秉承着“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理念,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还完善环境执法企业服务端,全省13万家企业上线使用,实现企业环境执法相关业务“云端办”,架设帮扶企业发展的“桥梁纽带”。其中,当好企业“环保管家”栏目点击量已达23.9万次。山东还在全国首创“云端整改”,方便企业环境问题线上整改审核,办理期限大大缩短,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惠及企业4.5万余家(次)。

  赵辉表示,今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点单式”帮扶,试行“圆桌座谈会”等惠企政策。如菏泽市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污水处理问题进行“点单”邀约帮扶。菏泽市生态环境部门成立帮扶组,经过现场分析研判,帮助企业找出了污水处理站运行问题的根源,多方联系行业专家,会商形成了解决方案。这一问题的解决,为企业每年节省电费、药剂费等3万余元。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