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答记者问|无感监管、有感服务!山东全国首创“云端整改”惠及企业4.5万余家

2025-04-17 17:33   大众新闻

  一是构建非现场执法“千里眼”。严管善治是新时期执法监管的重要方向,非现场、“无感式”执法具有即时性强、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企业扰动小等特点,通过健全感知监控网络,用好现代化装备,可有效提升问题发现精准性,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聚焦源头预防,持续加强前端感知能力,着力构建以自动监控为主、卫星遥感等协同配合的环境执法智慧天网,实行“线上问题筛查+线下精准执法”模式,以数据引领执法力量投放,以线索指引现场执法方向。依托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汇聚环境执法全量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AI模型算法,精准识别疑似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提高执法穿透力和精准性。如去年山东通过AI模型分析在线监控数据发现,某食品公司外排废水污染物数据异常,多次出现废水流量突然增大,同时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疑似稀释排放。执法人员根据问题线索,现场查明了企业通过塑料软管向排放口注水稀释,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防止超标排放的事实。此外,深入推行现代化技术应用,在日常执法中广泛运用无人机、走航监测、水质指纹溯源等手段,打通精细化执法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省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1.2%,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前列,实现监管效率、环境效果、发展效益相统一。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