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中国·十城调研行丨算算“双城经济学”里的降本账
2025-04-18 06:55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罗辉把家安在了重庆,跨省上下班已是常态。在他看来,道路连通,更重要的是为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以重庆南北大道的开通为例,据测算,该道路年通行车辆达550万辆次,从川渝高竹新区至重庆每吨货物成本至少可节约60元。
道路连通工作还在提速。
除了加快高速路、快速路等规划建设,川渝高竹新区还在推进渝广铁路前期工作。这条链接重庆北站和四川省广安市的城际铁路建成后,新区到广安主城区仅需30分钟,到重庆中心城区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
打通了有形的阻隔,无形的壁垒也在被打破。
罗辉介绍,在川渝高竹新区,企业不仅可以择优享受川渝扶持政策,还能享受当地工业用地成本、水电气要素等优惠,总结来说就是“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
跨区域发展,因行政区划不同带来的政策执行标准差异,往往是一道无形的阻碍。而今,“一高一低” 背后,呈现出的是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以跨省域税费征管为例,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正在逐步统一川渝两地118项税费征管差异事项,目前已完成79项。以“城市维护建设费”为例,重庆市渝北区的税率为7%,四川邻水县的税率为5%,本着“就高不就低”原则,川渝高竹新区统一税率为5%。这相当于为企业减了负。
打破无形的壁垒,实现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对海山机械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讲,非常重要。“这里省三万,那里省两万,加起来就很多了。”罗辉说,企业每年申请的补贴和节省的成本能有3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