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打开中国乡村音乐的宝盒
2025-04-18 10:00 光明日报
保定是河北梆子的发祥地之一,是《小白菜》《放风筝》等经典民歌传唱的地方,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定老调、哈哈腔,还有传承数百年的雄县古乐。“保定拥有独特的文化积淀,发展乡村音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众多专家认为。
保定近年在音乐传承方面成绩不俗。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扈氏唢呐、管子制作技艺传承人户宝金,曾出版唢呐、板胡、二胡独奏专辑,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艺术交流,他制作的乐器远销海外,深受青睐。自2011年起,保定清苑区戏曲节开启“非遗曲种直播之路”,河北梆子、哈哈腔等在各大平台亮相。“保定戏曲文化研究与线上传播”项目拍摄的短视频《保定老调〈潘杨讼〉选段》,被文旅部科教司评为示范作品。2024年12月,参与“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京津冀!”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外国网红博主们,在保定用编钟和大鼓演奏中国传统音乐;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埙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于连军,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博主们介绍并演奏陶埙,被赞叹“让世界看到中国美”。
“中国乡村音乐走出国门、拥抱新媒体,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展示民族魅力,能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冯卓慧谈道。
音乐赋能文旅发展的实践
火起来的不仅是音乐——中国乡村音乐大会在保定扎根后,也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