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1天43场开跑!为何地方政府都爱马拉松?
2025-04-18 13:42 国是直通车
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4月初,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沈阳、杭州、银川等30个城市入围。
“马拉松经济”迎来机遇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涌现。
梳理参赛选手在网上对多个马拉松的反馈,“差评”主要集中在:补给物资短缺,赛前赛后领物、起跑冲线等环节秩序混乱,赛道体验差等。
杨先生结合多场马拉松比赛运营中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出现这些问题有多重原因:
其一,有的地方对马拉松比赛的认知欠缺。照搬照套,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认为把比赛办成就行,缺乏从市场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
其二,部分主办方缺乏举办大型赛事活动的经验。举办马拉松比赛,通常需要体育、公安、交管、医疗、城管、应急、气象等多部门的合作,还需要志愿者团队的配合。如何把各方协调好形成合力,对主办方会是很大的挑战。
其三,运营团队与主办方的对接容易存在问题。很多比赛会引入专业赛事公司进行运营,主办方和运营团队很容易都只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双方磨合程度会影响赛事质量。
该如何应对?
近年来,中国田径协会陆续发布《路跑赛事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一方面,通过竞赛组织类、安全类文件对比赛做出规范性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办赛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为办赛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