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丨四年“铁公鸡”终拔毛 郑州银行分红背后的资产腾挪与资本困局
2025-04-18 15:17 海报新闻
中原资产作为河南省属AMC,与郑州银行存在深度股权关联。此次交易被市场质疑为“左手倒右手”的利益输送,尤其在郑州银行资本充足率承压、不良率高企的背景下,这种资产处置方式更像是一场“拆东墙补西墙”的资本游戏。
历史病灶:从“规模冲动”到“管理失控”
郑州银行今日的困局是长期战略失误的集中爆发。2016-2020年,该行资产规模从3000亿元跃升至6000亿元,年均增速超20%,但这种“大干快上”埋下严重隐患。
来源:2024年财报
截至2023年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87%,房地产业不良率更是高达6.48%。据2024年财报显示,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到1.79%,但房地产业不良率却较上升至9.55%。同时,2021-2024年上半年,该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超260亿元,相当于同期净利润的1.5倍。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计提信用减值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人民币71.8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92亿元,降幅11.04%,但仍相当于该行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82倍。
规模扩张导致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0年的10.1%降至2023年的8.9%。为补充资本,郑州银行2021年发行50亿元永续债,2022年发行100亿元金融债,但仍难以填补资本缺口。
2023年,掌舵郑州银行12年的前任董事长王天宇因违法发放贷款等问题被“双开”,暴露出该行内部治理的严重缺陷。2024年,六位高管密集离职,新任管理层尚未完全就位,战略连续性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