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命科学(国际)发展论坛 智能驱动生命科学•全球协作共筑未来 诺奖工作站揭牌开启科创新纪元
2025-04-19 16:57 鲁网
对话诺奖获得者 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教授 “细胞医学与健康未来”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国际大健康产业专业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健康产业合作的资深专家、今安健康控股集团创始人曹新泰先生强调:全球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本质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实践,当前各国面临的挑战——无论是老龄化、慢性病、还是医疗资源不均衡——都远超单一国家的能力边界。对此,提出四点思考。首先,政策互信是基础。各国需要建立跨区域健康政策对话机制,推动医疗标准互认,数据共享和监管协同。其次,产业链互补是关键。发达国家在生物医药创新、数字医疗技术上具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基层医疗网络、传统医学资源上潜力巨大。再次,民生需求是导向。面对老龄化,中国的“医养结合”模式已经探索出社区智慧养老、保险支付联动等经验。我们正与日韩、北欧国家合作,将AI辅助诊疗、可穿戴设备等技术与东方健康管理理念结合,打造“预防 – 治疗 – 康复”全周期解决方案。最后,健康产业的全球化是普惠共赢。我们愿以最开放的姿态,与各国共建共享大健康生态圈,让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生命质量提升。
中国健康产业诚信企业家工作委员会 王洁会长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干细胞市场前景,干细胞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37%。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企业需聚焦临床转化与产业链整合,抢占全球再生医学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