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焚垃圾110万吨供电4亿度 济南起步区书写生态保护新篇章
2025-04-19 20:59 海报新闻
2012年,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饱和,2013年6月封场完成后。堆体边坡全面封场绿化,为我国最早按标准进行生态恢复封场的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经近十年生态恢复,近20万平方米的垃圾山已成环境宜人的绿水青山,即两座山之“南山”。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济南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21年8月末停止卫生填埋作业,共堆填处理生活垃圾490万吨,“北山”至此定格。
实施填埋场封场工程时,垃圾厂防护距离内及垃圾专用道两侧150米范围,大规模种植生态防护林1000余亩。通过垃圾厂封场和周边防护林建设,化解填埋场邻避效应,周边区域建成集生产、科技、宣教为一体的环保园区和生态防护、经济林种植兼具的邻利绿色屏障带,为济南市黄河以北片区打造了一片绿水青山,成为城市的一片“绿肺”。
因过去济南生活垃圾处理场承担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任务,距周边村居较近,给群众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济南起步区将垃圾场周边村庄搬迁列入民生工程,2019年正式启动拆迁,同步推动异地安置。
征地拆迁涉及周边7个村,房屋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为保障村民日常生活,七村拆迁与安置房建设同步进行,安置区占地52.01公顷,可居住人口约1.3万人,配套建设2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初中、1个社区服务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