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鲍沟镇:小庭院撬动大产业 食用菌奏响乡村振兴“共富曲”
2025-04-22 17:03 海报新闻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小菌菇撬动大市场。在润禾食用菌合作社智慧大棚里,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CO₂浓度等数据,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调控。合作社负责人杨帆展示手机 APP:“现在动动手指就能管理50个大棚,羊肚菌产量提升30%,成本降低20%。”这种“智慧大脑”让南菇北移、北耳南扩成为现实,基地年产鲜菇2200吨,年产值超千万元。“滕州平菇”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滕州黑木耳”正在申报中,产品通过“滕韵佳物”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全链融合构建共富格局,生态经济双丰收。从菌棒加工到冷链物流,从休闲采摘到菌渣还田,鲍沟镇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菌棒加工厂年生产菌包2000万袋,解决120人就业;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改良土壤2000余亩,减少化肥使用量30%。“菌菜轮作”模式更实现“一棚双收”:夏季种菌、冬季种菜,亩均效益提升50%。在赵庄村,村民褚华英算了一笔账:“2000根菌棒能产300斤干木耳,按保底价28元/斤计算,纯收入1.1万元。菌渣还能免费给合作社用于蔬菜种植,真正做到零浪费。”
党建引领乡风文明,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庭院经济不仅富了口袋,更美了乡村。鲍沟镇将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清理闲置宅基地200余处,建成“漷水琉香”等示范基地,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40%。同时,通过“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形成“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文明新风。“现在村里环境美了,邻里关系和谐了,连年轻人都愿意回来创业了。”鲍沟三村村民赵大哥指着整洁的街道和连片的菌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