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高新,重新诠释“故里”内涵

2025-04-23 15:03   大众网

  据资料记载,辛弃疾现存词作六百余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他的词作风格极为丰富,就像拥有天然的AB面。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般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词句;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婉约细腻、柔情似水的描写。这些词句历经岁月的重重洗礼,依然为后人所熟知,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经典之作。

  当追溯稼轩文化的根系,会发现它早已深深融入济南的血脉。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为稼轩故里济南赋予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

  唤醒:稼轩故里的传承与创新

  走进济南高新区四风闸村,仿佛踏入历史的长河。

  这里,辛弃疾纪念馆、仿宋建筑群、古槐碑刻等构成核心景观。郭沫若题写的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与欧阳中石手书的“稼轩故里”碑刻,穿越时空,串联起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依托辛弃疾纪念馆和古村落资源,高新区临港街道积极作为。通过精心提升改造“一馆一林一楼一树”,建设以四风闸村为中心的“稼轩文化风貌带”。当人们漫步其中,仿佛能看到辛弃疾当年生活的场景,感受到他的气息。

  高新区对稼轩文化的唤醒,更在于让古老的精神基因与时代脉搏共振。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