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机器人产业专利池“聚智汇力” 强链增效激活新动能
2025-04-23 17:22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许炳棋 淄博报道
4月23日,在2025年淄博市知识产权宣传周上,机器人产业专利池的发布成为一大亮点。这是淄博市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淄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望为产业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产业基础雄厚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作为国家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淄博市近年来抢抓机器人产业战略机遇,已形成“核心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41亿元,协作机器人年产达17350套,占全国产能40%、全球13%;行星减速机年产60万套,居全国首位、全球第二。在全国全球产业链中,淄博机器人企业凭借细分领域的创新优势,逐步成为精密减速器、智能物流装备等环节的重要供应商。
未来淄博市锚定更高目标:至2025年底实现精密行星减速机产能210万套,2030年协作机器人产能突破20万套,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生态,加速专利技术转化,积极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策源地、国内重要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生产基地。
破解痛点 新模式释放发展红利
针对产业链协同创新不足、研发投入偏低等瓶颈问题,淄博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建的机器人产业专利池应运而生。首批整合17家单位,1900余项专利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专利池由纽氏达特作为链主企业牵头,联合14家骨干企业成立管理委员会,并引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专家组建智库,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