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影棚升级到AI应用落地,青岛这里用硬核科技打造中国电影“未来片场”

2025-04-24 07:24   青岛日报

  在青岛东方影都,亚洲最大水下制作中心、“帧享”数字影棚是业界的“顶级配置”。前者支持恒温泳池级水质与紫外线杀菌系统,前不久上映的《蛟龙行动》就在这里完成水底戏份拍摄,实现了海底画面的沉浸式呈现。后者可以集成高水准动捕技术,支持实时渲染与虚拟场景合成,特效大片的制作效率显著提升。

  郭帆、路阳等导演是电影拍摄新技术的爱好者,同时也是新类型电影的创作者,他们也推动了特效技术在青岛东方影都的与时俱进。

  《流浪地球2》拍摄期间,青岛东方影都配备了“精加工车间”。在这一“车间”里,道具制作通过3D打印等技术完成,即便在观众看不到的道具铭牌上,蚀刻的字符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且,编号都有依据,经得起推敲——科技与匠心结合,成就了大片的丰富细节。

  随着AI技术与电影的深度结合,文生视频引擎已经能够拍摄动画电影,而青岛东方影都也在积极探索这一影视科技前沿。

  去年10月,青岛电影学院研发的JINXIANG·AI系统平台在东方影都发布。该平台集剧本编辑、音视频生成、社区互动于一体,不仅是对技术的勇敢探索,更是对影视制作流程的深刻变革。由AI平台进一步向制片管理、成片流程发展,实现从剧本预演到特效合成的全流程AI辅助创作,为电影工业化提供新范式。

  意识到未来电影科技的发展趋势,青岛东方影都与高校联手打造虚拍课程,赋能电影教学,帮助未来导演快速掌握工业化创作思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