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园林景”到“生活场”,共建“百姓园林”重构城市活力

2025-04-25 20:05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李萍 济南报道

  近年来,济南市以“百姓园林”建设为抓手,通过“公园+”赋能与“共建花园”模式,推动城市绿地空间向多元化、共享化转型,将园林从传统的观赏场所升级为市民生活的美好场景。这不仅激活了城市存量空间,更让绿色生态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园+”赋能:传统绿地焕发新生机

  在泉城公园的PARK+书享艺术空间,曾经的废旧仓库和闲置绿地已蜕变为集咖啡、阅读、艺术展览于一体的时尚打卡地。玻璃橱窗内精致的甜点、ins风白色回廊下的拍照人群、静谧阅读区内的翻书声……这里既是年轻人的潮流聚集地,也是市民享受慢生活的理想空间。“以前公园就是散步的地方,现在能喝咖啡、看书、参加活动,感觉公园‘活’起来了!”市民李女士感慨道。

  这一变化源于“公园+”创新实践。通过“一园一策”规划,盘活公园存量资产,引入多元业态,打造主题式消费场景。例如,泉城公园以“花艺+市集”为特色,定期举办手作工坊和文创展销;英雄山风景区则结合红色文化,推出沉浸式研学活动。

  “公园不仅要服务市民休闲,更要成为城市文化传播和文旅产业融合的平台。”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公园+商业”“公园+文旅”等模式,推动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向转化。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