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双向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6 09:00   海报新闻

  加强跨部门协同保护。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技术调查官机制,遴选出技术调查官20名。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备忘录》,强化专业技术对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的支持作用,共享知识产权人才资源和数据信息。

  推动区域协同联动。联合青州市政府举办“3+2”五级联动试点协同保护成果发布会,巩固和宣传试点运行经验成效。联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赋能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共商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知产方案”。联动河南审协开展“知豫智行·汇智促提升”预审专题交流会,推动预审服务质效有效提升。

  聚焦人工智能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支撑机构,省保护中心自运行以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在中心备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主体超7500家,通过预审获得授权的相关领域的发明专利突破1.5万件。依托批量预审试点,聚焦人工智能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浪潮、山东天岳等实施7批次41件发明专利批量预审,平均授权周期39天,结案授权率98%。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专项维权援助,为智能制造企业开通专利复审无效快速审查通道。聚焦智能监测、识别与标注等技术方向,累计为21家人工智能创新主体提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确权服务,颁发登记证书30张。其中,《医疗大模型预训练数据集》成功入选“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典型案例”,打造了行业标杆示范引领。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