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压、治愈、陪伴……“情绪经济”为啥这么火?
2025-04-26 17:06 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4月26日电(记者农冠斌、陈一帆)随身携带的解压“捏捏乐”、虚拟世界的AI温情陪伴、释放负面情绪的“放青松”……当前,一些释放焦虑情绪、提供情感陪伴的创新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根据多家市场研究报告,情绪消费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爱企查数据显示,近5年来,“解压”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1.1万家,其中近1年内注册的超过3100家。
新业态让“买种心情”更加“走心”
不久前,在广西桂林市举办的一个动漫展上,不少年轻人专程前来“吃谷”。初中生小吴就是其中一员,“买到心仪的‘谷子’,幸福感堪比考试拿满分。”小吴说。
“谷子”是英文单词“goods(商品)”的谐音,泛指由漫画、游戏等领域版权作品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吃谷”就是一种情绪消费。
广西南宁市一家“谷店”内,顾客正在挑选谷子。新华社记者 农冠斌 摄
业内人士介绍,相较于传统的商品买卖,不断更新的情绪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与感受。
一些实体产品被赋予了更多“情绪价值”。“压力大时捏两下,感觉很治愈。”广西学生苏庆告诉记者,“捏捏乐”虽然没什么实际用途,但捏起来软糯的手感和滑稽的造型让他觉得“很解压”。
平台热销的“放青松”盆栽。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