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读者点题”:规范涉企执法,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
2025-04-27 07:59 人民日报
今年“杭州六小龙”火出圈后,当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不少地方前去“取经”。一家企业稳定的发展预期来自哪里?来自规规矩矩的办事流程,来自明明白白的权利义务,来自“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这些都得靠法治保障。
法治建设是管长远、求长效的,法治强才能预期稳,预期稳才能信心足。
涉企执法随意性大怎么办?有的地方实行“亮码检查”,执法人员不扫码,企业就有权拒绝检查。
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怎么办?有的地方用“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执法不规范怎么发现?有的地方完善平台建设,用数字技术的“火眼金睛”随时预警、实时监督。
规范涉企执法,政府还要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靠前一步,不光要解决“能办”,还得想到“好办”“易办”;换位思考,把“企业事”当作“自家事”;科技赋能,实现线上“无感”监管……
当然,规范涉企执法不是监管“放水”,而要“一碗水端平”。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执法机关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经营主体也要诚信守法经营。
建设法治中国的大厦,是一砖一瓦不断夯实的过程。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将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草案三次审议稿进一步充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举措,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从一个案例到一项机制,从局部改善到整体提升,这样才能筑牢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法治保障。(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