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华表奖选择山东,背后有深意

2025-04-27 11:12   山东宣传

  

  山东与电影的缘分,早已镌刻在百年光影长河中。

  当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点亮电影曙光时,山东半岛已悄然奏响东方电影的序曲——1899年青岛亨利王子饭店的音乐厅里,西洋镜中的光影流转,让这座海滨城市成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启蒙地。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斑驳的砖墙,不仅镌刻着中国现存最早的商业电影放映记忆,更见证着东方与西方影像艺术的初次对话。

  这片浸润着齐鲁风韵的土地,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电影美学的灵感之源。百年间,中国电影亦忠实地记录了山东的时代变迁。从中国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劫后桃花》在青岛拍摄,到《浪淘沙》《到自然去》等早期轰动一时的电影在山东取景;从青岛八大关的红瓦绿树见证《父母爱情》的温情叙事,到潍坊高密红高粱地托起《红高粱》的史诗气魄,山东的“天然影棚”与人文景观,始终是中国影视叙事的重要坐标。

  更深层次的共鸣源于文化基因的契合。作为闻名遐迩的“孔孟之乡”“文化圣地”,齐鲁文化“厚重务实”的底色与中国电影始终强调的“艺术性与人民性统一”的追求不谋而合。

  无论是《流浪地球》对科幻工业化体系的探索,还是《封神》对东方美学的重构,亦或是《唐探1900》对类型片的本土化再造,出自山东的爆款作品始终扎根现实、照映时代。这种价值坚守,让山东与电影的缘分愈加深厚。

  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封神2》取景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