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年底前生育友好医院在助产医疗机构中比例将达20%

2025-04-28 17:33   大众日报

  夯实服务基础是强化母婴安全的重要条件。根据通知,我省将严格落实母婴安全各项制度,院内设置相应领导小组、明确管理部门,成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专家组。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诊疗流程,强化院内疑难、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多学科诊疗及协作机制,与县、市和对应片区省级危重救治中心紧密联系,畅通转诊“绿色通道”,省级救治中心充分发挥技术支持作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治水平。

  通知提出,要加强新生儿保健,原则上每个高危孕产妇分娩现场均有1名新生儿科(儿科)医师在场保障并开展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儿童保健(儿科)医师负责母婴同室查房。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新生儿复苏和早期基本保健等适宜技术的推广,开展高危新生儿分级评估和分类管理。

  在推动信息赋能、创新服务模式方面,通知提出,山东将推进全程智慧服务,加强产科和产房信息化建设,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产科临床诊疗、胎心监护和产程预警等。利用省级“云上妇幼”平台,广泛开展远程培训、指导、会诊和在线转诊。规范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利用可穿戴设备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居家健康监测。鼓励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有需求的孕产妇和家庭提供上门服务。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医保、价格和控费政策衔接,在确保医保资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将产科、新生儿科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动态调整中统筹考虑,合理提高产前检查支付标准。

  

责编:付兴帅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