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初宝瑞
近年来,高价彩礼、隆重丧葬等陈规陋习屡屡成为社会焦点,引发广泛讨论。这些习俗不仅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更与现代文明理念背道而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移风易俗已成为时代课题。如何既尊重传统,又摒弃陋习?这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共治和个人自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好。
要完善制度,树立文明导向。移风易俗不能仅靠道德呼吁,更需制度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习俗的滋生和蔓延。一些地区的高价彩礼之风盛行,导致因婚致贫、因婚负债的现象频发;丧葬大操大办,既浪费资源,又助长攀比之风。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政策,如设定彩礼指导标准、推广简约婚丧模式,并通过村规民约加以约束。例如,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官庄村将“红白事”搬进文明礼堂,志愿者全程义务服务、严格监督,每桌费用比酒店节省约700元,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此外,政府还可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鼓励文明新风,如对生态安葬给予奖励,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有策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