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保健品”诈骗?这份消费提示请查收
2025-04-30 13:45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30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老年人消费提示,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诈骗陷阱。
消费提示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追求健康养老的美好愿望推动“保健”市场日益繁荣。一些不法经营者炒作“保健品”概念,通过低价旅游、免费讲座、免费鸡蛋以及“包治百病”等形式,设置套路与陷阱,对产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诱导老年人消费,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老年朋友在选购“保健品”时,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认清“保健品”本质,科学理性消费。所谓“保健品”产品数量众多,大致分为用品类和食品类。用品类一般包括保健功能纺织品、保健器械、五官保健用品、生殖健康保健用品等外用产品。食品类主要包含经注册或备案的保健食品、按照国家标准,声称营养成分功能的普通食品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保健食品不能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选购产品时,切记认清产品本质、查看产品功能或功效是否经过科学验证,切勿把食品当药品、把用品当医疗器械,更不要过度依赖“保健品”。身体不适、治疗疾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避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