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120年的中国电影,何以让影视工业化“潮起东方”?
2025-05-01 10:59 中新网
郭帆认为,影视工业化和科幻电影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如今,影片的道具和场景都可以通过3D打印、CNC车床完成,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在不断尝试虚拟拍摄、AI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我们已经迈出影视工业化的坚实一步。”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无人机照片)青岛西海岸新区供图
影视工业化的核心要素是“分工”,追求的是从理念到实操再到人才的产业生态,需要政策优势、顺应市场的逻辑、借助资本的力量,也需要一批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
以本届华表奖举办地山东青岛为例,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电影之都”,当地近年来逐渐实现从“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厂”的蝶变,集聚影视企业超千家,诞生《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等一批影视作品。
曾参与《黄飞鸿》《新龙门客栈》制作的中国香港影视置景道具制作专家钟剑伟,2022年入驻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发展要跟上时代,“拥抱”工业化。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电影交流合作密切,如今内地电影行业进步很快,我们把香港电影的一些经验带过来,通过分工和合作,实现‘1+1>2’的效果,同时也希望中国能涌现出更多热爱电影的人,推动影视工业化的发展。”钟剑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