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华表奖给青岛留下了什么?
2025-05-01 12:24 新华社
新华社青岛4月30日电 题:华表奖给青岛留下什么?
新华社记者吴书光、王凯、张武岳
日前落下帷幕的第二十届华表奖颁奖活动,让举办地青岛成为全国影视行业的焦点。聚光灯下,细看这座城市,你会发现华表奖钟情青岛是有原因的——这座电影之都确有独特的气质。而华表奖带给青岛的应不止于流量狂欢,也包括从影视名城向文化强市加速转型的新机遇。
从“取景地”到“策源地”
从20世纪30年代的《劫后桃花》到近年来的《流浪地球》《送你一朵小红花》,青岛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与东方神韵,成为中国电影的“天然影棚”。2017年,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老城区的海岸线、小洋楼、斑驳砖墙等,构成了青岛独特的空间美学,成为多部经典影片的取景地。《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黄岛路60号的假发店、福山路30号的老别墅、埠西市场的海鲜摊位、太平山索道,无不传递着青岛的市井烟火与城市温度。
然而,青岛并未止步于被选择,而是开始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光影故事。通过培育优质出品方,青岛逐步转型为重要的影视内容策源地,形成取景拍摄与内容创作齐头并进的格局,推动电影产业全链条布局发展。从项目策划到拍摄制作,从宣传推广到发行放映,青岛元素已深度融入电影工业的各关键环节,独特的城市烙印被刻在作品创作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