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解码淄博文化书院共建之道① | 淄川是怎么做到的?信用积分+数字工具=社区“新生密码”

2025-05-07 15:43   大众网

  在城里社区,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的电商导师团队定期开设直播带货课程,通过培训居民将自家产品卖向全国;吉祥社区则联合商户推出茶艺体验、插花培训等公益课程,在这里“邻居们成了‘同学’,社区成了‘大家庭’”。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资源整合与精准匹配。淄川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域覆盖的优势,将高校智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艺团队等专业力量下沉至社区,形成“高校+社区+居民”的联动生态。

  “文艺大众化”普及:生活美起来,邻里暖起来

  文化书院不仅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更是情感联结的纽带。淄川区以“文艺大众化”为导向,将文化服务嵌入居民日常生活,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碰撞出新的火花。

  颐泽社区连续九年举办“邻居节”,从瑜伽课堂到百家宴,从睦邻集市到文艺晚会,居民感慨:“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活动,很赛!”柳泉社区的非遗花馍技艺班则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就像学员们说的:“学做花馍不仅是为了丰富家里的餐桌,更想把老辈的手艺和讲究传下去。”

  据介绍,淄川区常态化开展书法、绘画、心理健康等课程,已构建起覆盖全龄段的文化服务网络。

  “传媒数字化”加持:服务快起来,覆盖广起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