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旅观察丨场景持续上新,山东“影视+文旅”迈进3.0

2025-05-07 16:0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在业内,前两个版本被认为是影视作为主体,3.0版本则是从文旅端发力,再通过文旅赋能百业,最终助力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其解决的是“剧播完热度也消散”,IP不可持续的困境。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山东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由线下文旅产品被动配合影视作品,滞后承接流量,逐渐转变为主动出击,吸引影视作品在山东拍摄,推广在地化元素,进而带动文旅项目的链条式发展。

  潍坊红高粱影视城。

  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各级政府出台详细发展规划,推动影视基地发展,构建起覆盖创作、后期制作等全周期政策支持体系。当前,山东已培育打造9家省级影视拍摄基地,青岛建成2个微短剧拍摄基地,东方影都建设20多个短剧主题实景片场,推出沉浸式项目“片场之旅”。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已拍摄影视剧400余部。日照全域被中广联合会确定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济南朱家峪及周村古城、东阿阿胶城、东平大宋不夜城等影视基地都较好发挥了拉动旅游消费作用。此外,山东还通过打造《国色芳华》《南来北往》等一批影视精品,助力山东元素出圈传播,进而带动文旅消费升级。

  卜希霆表示,山东的实践表明,3.0阶段的“影视+文旅”绝非简单叠加,而是以文化内核为锚点,通过产业协同、科技赋能与政策创新,实现从“取景地”到“目的地”的质变。未来,山东文旅可以进一步打通影视IP与在地文化的联动,让“影视流量”真正沉淀为“城市名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