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夏到齐鲁菜篮鲜——山东蔬菜产业发展见闻

2025-05-08 07:22   新华社

  立夏时节,齐鲁大地进入蔬菜产销旺季。近年来,山东着力培育特色蔬菜产业带,临沂兰陵、菏泽曹县等产区通过“特色种植+全产业链”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凌晨4点,在临沂兰陵县向城镇宋楼村,菜农谢平成正戴着头灯在自家大棚里熟练地采摘黄瓜。“这个点摘的黄瓜最新鲜,口感最好。”谢平成边摘边告诉记者。

谢平成在蔬菜大棚里推着电动轨道车。新华社记者 刘铮 摄

  作为当地有名的“土专家”,谢平成多年来潜心研究黄瓜种植技术。他用秸秆、豆粕等配制成生物肥,“这样种出来的黄瓜品质更好,每斤能多卖0.3元至0.5元,成本却能降低三分之一。”谢平成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记者走进他的“科技大棚”,只见电动轨道车在垄间穿梭,电控设备实时监测着温湿度数据。国网兰陵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为保障“菜篮子”供应,电力部门主动对接涉农企业、生产基地和家庭农场,定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线路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为蔬菜产业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

  在兰陵县,这样的产业故事在多地不断上演。兰陵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年产量500万吨,此外常年有50万兰陵人在外地从事蔬菜种植、销售等产业,兰陵蔬菜实现了“种全国、买全国、卖全国”。

  在300余公里外的山东菏泽曹县邵庄镇,成片的油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镇如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