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民营经济促进法,如何落地见效?
2025-05-09 06:15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志起: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我们也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短期内要获得平等待遇,仍然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在《民营经济促进法》中,我们看到最让人欣慰的一个提法就是要一视同仁对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这种权利的赋予,首先是打破了一个冰点,让民营企业有可能能够获得相应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民营经济促进法》对这件事情的破冰提供了一种契机,未来我们还需要在执法监督上齐头并进,这样才能体现立法最大的善意,让民营企业家有更多的获得感。
法律要真正落地
最关键的一些配套措施是什么?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志起:现在关键的就是要解决《民营经济促进法》最后一公里落地的问题,这需要中央和地方双向发力,一起来破除这个难题。
一方面,相关部委要根据《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规定,要更多地去梳理,去看看过去出台的一些制度是否存在和《民营经济促进法》相抵触的内容,如果有,那要及时予以清理或者是废除。
从地方上来讲,也需要加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效果,可能各个地方资源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不同,而且过去的习惯做法也不同,那需要把《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的原则性条款,变成更加细化、颗粒度更小的执行要点和政策,这样才能帮助当地企业有更强的获得感。通过这样双向发力,《民营经济促进法》一定会让民营企业的获得感、体验感更强。
法律在落地执行过程中
需要解决哪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