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民营经济促进法,如何落地见效?
2025-05-09 06:15 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30日,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出台。5月8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民营经济促进法》进行详细解读。在怎样保障法律落地方面,也释放了不少信息。这部法律,如何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如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新闻1+1》连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志起,带来分析解读。
民营企业期盼《民营经济促进法》
在哪些方面尽快发挥作用?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志起: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年跟企业打交道,调研他们的需求,从掌握的信息来看,民营企业恐怕感受最深刻的有三个问题:
在市场准入上,还存在比较多的隐形壁垒。尽管现在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一些“玻璃门”和“弹簧门”依然存在,民营企业想要进入像能源、核电、铁路这样一些领域,并没有想象当中容易。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是比较普遍的存在。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体量比较小,而且信用评估也很难获得高分,再加上没有太多实物资产,银行在对它放款的时候,心里面仍然充满着很多个不放心,所以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也比较大。
在涉企执法上,民营企业感受也非常深刻。趋利性执法、违规异地执法,还有过多过频检查,很多企业不堪其扰。所以很多企业家、很多民营企业期待《民营经济促进法》能够扫除这些障碍,让企业轻装上阵。
有了法律,是否意味着民企和国企在生产要素方面能做到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