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无名路”到“致富码”:聊城茌平乡村地名标准化激活产业增长

2025-05-09 08:55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彭静 聊城报道

  5月8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作风深化 改革创新”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养老服务和区划地名工作改革创新专场。茌平区民政局李静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茌平区民政局已经完成了全区3100余条乡村无名道路的摸排梳理标准命名工作,采集乡村地名信息1500余条,推出了“茌平365客货邮”品牌,开通了11条客货邮融合专线,成功培育了丁块黑小麦、胡屯金针菇、肖庄圆铃大枣、博平马蹄烧饼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持续完善乡村地名命名工作。将对老地名的使用和保护现状、不规范地名的整改需求以及乡村道路的命名需要进行全覆盖摸底,分类掌握底数,完善管理台账。建立地名专家与乡镇的“一对一”联系机制,结合当地特点,精心开展地名征集和论证工作。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地名设标工作,确保地名的规范使用,着力提升乡村地名的文化内涵,有效解决邮件快件投递地址不精确的问题。

  加大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采集上图任务,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名的精细度和精准度。动员社会工作者、地名爱好者等实地采集地理坐标,将新命名的2058条乡村道路及时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发挥乡村邮递员“活地图”作用,将全区340余个乡村邮递服务站点通过“乡村著名”小程序采集上图,实现与腾讯地图的信息共享,为乡村物流提供精准定位信息服务,促进地名与乡村寄递服务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