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法脱机”到重获新生,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打造“重症困难脱机中心”书写生命奇迹
2025-05-09 18:59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曹坤 济南报道
在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是维系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对许多患者而言,“脱机”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无法脱机意味着漫长的ICU滞留,更意味着患者与家人咫尺天涯的煎熬。如何让危重患者“摘下”呼吸机、重拾生活希望?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用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
3个月无法脱机的外地患者,6天成功拔管;5个月依赖呼吸机的患者,7天重获自主呼吸;1年多无法脱离设备的患者,11天迎来新生……
这背后,是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姚艳粉团队打造“重症困难脱机中心”的工作成果。从无到有,从摸索到引领,这里正成为无数家庭重燃希望的“生命中转站”。
破局:八年磨一剑,打造“脱机”新标准
2017年,姚艳粉初任重症医学科主任时,ICU内有太多患者被困在呼吸机的循环里,找不到出口。“脱机难”不仅拖垮了家庭,更让患者错失康复良机。她深知,必须打破这一困局。
于是,她带领ICU团队用八年时间,一步步蹚出了一条破解行业难题的“三步走”之路。
第一步,人才筑基,每年选派科室骨干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学习呼吸治疗技术,组建专业脱机团队;
第二步,技术赋能,制定集束化措施——从早期康复介入、膈肌起搏训练,到气道廓清、振动排痰,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第三步,多学科护航,联合心肺康复科、针灸推拿科、营养科等,形成“评估-治疗-康复”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