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当美国市场不再“好卖”,山东跨境电商人开始寻找新蓝海

2025-05-10 09:45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4月11日,在山东临沂济铁物流园,中欧班列满载货物发往俄罗斯。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不同类型的卖家处境不同。与低客单价产品被迫暂停发货不同,一些高客单价产品仍在持续发货。刘杰说:“像3C产品、高品质家具、户外用品等,原本利润空间较大,目前仍有盈利空间。”

  同样,在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几家长期深耕美国市场的睫毛企业订单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全球70%的假睫毛产自平度,美国市场很难从其他地方采购到。而且从平度进货价低,在美国市场售价高,利润足以覆盖关税成本。”吕姜军说。

  刘杰在与跨境电商企业交流时发现,大家都意识到要加强产品竞争力,重视品牌建设。“对于品牌型出海企业而言,其产品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更能抵御关税上涨带来的压力。”

  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刘晓振对关税冲击下的美国市场仍持乐观态度:“谁能率先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谁就能获取更多订单。”

  破局

  拓展新市场 内外贸联动发展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成为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当美国市场不再“好卖”,敏锐的跨境电商人,开始寻找新蓝海。

  “五一”假期前夕,青岛华怡中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立刚与韩国跨境电商平台Coupang完成洽谈,计划通过该平台销售公司产品。“短期内,我们打算采用半托管模式,把货物发到韩国仓库,由平台代运营,后续会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