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头晕、黑曚、晕厥,是病窦惹的祸——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心血管内二科成功实施Bachmann传导束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2025-05-13 10:23   大众网

  Bachmann传导束起搏最主要适应于下列患者:伴有宽P波的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植入起搏器维持心率,又存在心房间传导阻滞(如窦性P波时限>120ms)或双心房收缩不同步的问题,容易出现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对于此类患者,若采用常规右心耳起搏,可能进一步导致左心房的激动延迟,从而诱发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因此,当患者窦性P波显著增宽(>120ms)或已有房间传导阻滞证据时,可考虑在起搏器植入时选择Bachmann传导束区域起搏,以恢复左右心房同步,缩短P波时限,避免因右心耳起搏导致的心房不同步。一些全国的中心在选择心房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时,已将窦性P波>120ms作为考虑Bachmann传导束起搏的标准之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东院区心血管内二科由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刘现亮教授担任主任。心血管内二科擅长治疗各类疑难、复杂及危重心血管疾病,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心力衰竭等领域形成自己特色;尤其是复杂冠心病介入、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生理性起搏、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CRT/CRT-D)治疗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地位。在生理性起搏方面,心血管内二科已常规开展希氏束、左束支等传导系统起搏多年,一直是全国领先,但上述起搏技术主要局限于心室起搏;此次Bachmann传导束起搏技术的开展,拓展了生理性起搏范围,真正实现了心房、心室生理性起搏,降低了因起搏比例过高导致的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发生、以及左心功能减低。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