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解码淄博文化书院共建之道⑨丨把文化粮仓建在社区门口,破译周村“1334”解题方程式

2025-05-14 11:05   大众网

  “既有专业院校老师教,也有老街坊带,课程‘对胃口’!”大世界社区居民李女士感慨。据了解,目前周村区文化书院课程库已涵盖7大类83门课程,形成“15分钟课程服务圈”。

  数字化突围:三条体系筑牢“压舱石”

  周村区推行“文化主理人、师资队伍、数智平台”三条支撑体系,破解基层文化服务瓶颈。明确了社区文化书院“谁来牵头、谁来教学、谁来助力”的问题。主理人选配遵循社区意愿,实行灵活选拔;师资建设推行“公益导师+市场专才”模式,积极吸纳民间艺人、退休教师及文化志愿者团队参与;数智平台构建“云端书院”,联合广电公司开发集课程点播、活动预约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系统,通过搭建“慕课”方式使各类课程资源上“云端”。截至目前,荣和社区、凤鸣社区等社区已成功开设包括舞龙、京剧、民乐、太极拳在内的多种文化课程,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累计受益群众超过3500人次。

  数智基建:给百年商埠装上云端文化引擎

  在数智平台建设中,周村区实施“三步走”战略:5月底完成9个市级试点平台建设,7月实现25个区级试点投用,年底前覆盖全部182个村居。初步设置“文明周村”“文化书院”“学习强国”等11个栏目。平台不仅对接图书馆、文化站等数字资源,还将开设数字“美德讲堂”、线上“村史乡愁”等栏目,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借助智能化手段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提升。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