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渤海潮评 | 立足国际博物馆日:滨州在快速变化中锚定文化坐标

2025-05-16 15:00   

  特约评论员 苏振华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核心主题,强调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连接者、创新者与守护者的角色,需在全球化与技术革命中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滨州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所在地,通过多维创新举措,既呼应了国际博物馆协会提出的“非物质遗产”“青年力量”“新技术”三大子主题,也为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以新技术赋能文化传承,构建“智慧文博”新生态。紧扣“新技术”,推动博物馆从传统展陈向数字化、互动化转型。升级“云上·知滨州”平台,上线三维文物展示、虚拟展厅及孙子文化研究数据库,年服务观众超百万人次,打破时空限制,满足公众“指尖观展”需求。

  激活青年力量,从“参与者”到“共创者”。“博学荟”项目增设青少年策展单元,依托考古发现与非遗资源,由学生主导策划展览,专家提供学术支持,培养青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创新力。推出“孔方春秋”仿古币制作、“红色记忆”手工课程等实践项目,将历史教育与动手能力结合,吸引近4000人次参与,形成“第二课堂”与社会化教育网络。

  守护非物质遗产,从活态传承到产业创新。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脉络,整合中裕生态农业、麻大湖草柳编等产业资源,构建“主展馆+生态展区+产品展示”复合空间,推动非遗技艺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开发“滨州非遗”小程序,增设沉浸式体验区,通过线上展示与互动,扩大蓝印花布、草柳编等非遗的传播半径。引进日本、亚美尼亚等国的6场国际展览,如《阳光根源:亚美尼亚当代美术作品展》,并推动滨州文物赴海外巡展,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