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王楚钦“鹰眼挑战”背后的挑战

2025-05-19 12:00   新华网

  乒乓球国际裁判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孙麒麟认为,发球问题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容易引发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国际乒联制定了复杂的发球规则条文,近年来这些规则执行得更为严格。在国际大赛中采用“鹰眼”技术的确有助于帮助裁判判罚,让比赛更加公平。

  曾带领新加坡队赢得世乒赛女团冠军、现担任新加坡乒乓球学院院长的冯天薇也支持孙麒麟的看法。她告诉新华社记者,“鹰眼”在体育运动中的使用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对发球的判罚,对双方运动员是公平的。

5月17日,王楚钦在比赛中发球。 肖艺九 摄

  不过,孙麒麟也认为,球员在比赛过程中提出挑战后,现场经过视频回放加上判定,需要很长的时间,的确会影响比赛的连续性和观赏性,所以现在“鹰眼”仍然处在试验阶段。他认为,由于裁判临场经验、判定角度,以及对规则理解深度不同,也必然会出现判罚不一致的状况,从而引发争议,因此他建议,对于“鹰眼”的使用还应该谨慎。

  早在2006年,网球比赛就开始引入“鹰眼”技术,不过关于“鹰眼”的争议在网球中一直没有消失。瑞士巨星费德勒曾在一次温网比赛后公开表示,尽管他支持网球比赛采用“鹰眼”技术,但并不认为这一技术百分之百精确。他说:“在我看来,肯定不是百分之百。我仍然无法理解有些(‘鹰眼’)判罚。”

  相信在多哈世乒赛上,还会有很多类似王楚钦的“鹰眼挑战”,而“鹰眼挑战”面对的挑战未来同样会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