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传承之路丨新春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曹坤的石油传承之路

2025-05-20 15:32   海报新闻

  2018年,曹坤到采油管理三区任主管师,角色从“学习者”转向“传授者”。彼时管理区面临高含水井激增、产量波动的困境,他带着一批刚毕业的年轻人,白天跑现场分析井况,夜晚复盘数据至凌晨。“我常对他们说,技术可以迭代,但‘较真’的态度必须传承。”曹坤以高志卫的教导为范本,要求徒弟“每个参数都要追问为什么,每个方案都要经得起‘三问’:是否符合地质规律?是否考虑开发成本?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徒弟袁一平的故事,成为这段传承的生动注脚。面对老区高轮次吞吐效果衰减的难题,袁一平提出采用数模技术优化注汽参数,质疑传统经验。曹坤并未因“挑战权威”而否定,反而鼓励他结合油藏物性建模验证。最终,这项创新使某个井三个周期日产油量连续提升。“传承不是复制,而是站在师傅肩膀上眺望更远。”曹坤总结道。

  技术传承的双重维度:细节的坚守与格局的突破

  在曹坤的成长轨迹中,传承始终围绕两个维度展开:微观的细节把控与宏观的战略思维。“数据是油田的DNA,在细节上一定要坚守。”从科研所的Excel表格到管理区的智能分析系统,曹坤始终强调“数据零误差”的铁律。他常以高志卫的批评为例告诫徒弟:“油田开发容不得‘差不多’,射孔深度差1米,现场生产效果就是天壤之别。”这种严谨的态度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