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善评|四维共振:解码乡村振兴的“齐鲁算法”

2025-05-22 18:36   海报新闻

  生态治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含金量”,更要生态“含绿量”。东营区牛庄镇的“吕乡田园”片区,通过“地热能+现代农业”模式,打造全省首个清洁供暖无烟小镇,为30万平方米花卉果蔬基地供能,将盐碱地变为农文旅融合的生态示范区。蒙阴县的鲁中山区蜜桃产业集群,则以《齐民要术》生态智慧为蓝本,通过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实现蜜桃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共赢,入选国家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此外,山东的生态实践不只修复,更注重“制度创新”。全省推广厕改“全流程管护+粪污无害化处理”模式,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信用积分体系,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这种“生态治理——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闭环,让乡村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地。

  人才引育:从“输血帮扶”到“造血赋能”的突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山东以制度创新破解人才困境,深化实施“四雁工程”,吸引有为青年返乡施展才华,形成“组织链+产业链+人才链”的三链融合。在兰陵县代村,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柔性引进涉农专家,与复旦大学合作打造田园新城,带动周边12个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此外,山东率先打破职称评定壁垒,将“田秀才”“土专家”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激发乡土人才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人才与土地的“双向奔赴”,让乡村振兴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共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