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向未来!青岛等地从小事做起 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5-06-26 18:13 新华社
在交通领域,新能源技术让车船更环保。山东港口青岛港研发的氢电拖轮——“氢电拖1”轮集尖端科技与卓越性能于一身,投产后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余吨,将大幅降低港口作业的碳排放,推动港口向着绿色、智能方向迈进。
在社区,绿色节能建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浙江,杭州市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探索低碳楼宇,地下车库实现感应智能照明,屋顶的光伏和雨水回收系统降低用能和碳排放……
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据邮储银行青岛分行介绍,他们重点关注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发放绿色贷款。截至今年5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超113亿元,较2024年末净增近6.4亿元,有力支持了节能增效工作。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新空间,生态“含绿量”必会提升发展“含金量”。
绿色风尚引领,共建清洁美丽家园
盛夏时节,各大电商平台上,有“一级能效”标识的空调、冰箱等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
今年是我国能效标识制度实施20周年。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这一制度已覆盖45类产品,参与企业超过2.6万家,备案产品型号超过400万个。我国能效标识已成为国际上实施范围最广、涉及市场规模最大、节能效果最好的产品标识制度之一。
绿色低碳理念不仅贯穿于经济全领域、生产全过程,也融入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今,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正成为全民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