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拆解充电宝安全困局:百元成本是道坎,低价电芯埋下隐患

2025-07-02 06:14   第一财经

  一个充电宝的物理结构并不复杂,主要由电芯、主板和外壳组成,要确保基础安全,三者均需达标。一个常见的容量1万-2万毫安时充电宝,成本价格约为百元。

  电芯是充电宝最核心的部分,其稳定性决定了产品的安全底线,这次爆雷主要原因就是上游厂家安普瑞斯生产的电芯质量不合格。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钱袁冬对第一财经提到,公开平台如1688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亿纬等头部品牌的动力型锂电芯单颗价格普遍在45-60元区间。在此次风波后,安克创新随即停止了与安普瑞斯的所有合作,转向ATL(宁德新能源)。

  记者了解到,ATL的电芯价格较高,也会推高成本,这不是所有厂商都能承受的。但爆雷之后,第一财经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优质电芯已成为不少品牌的卖点,一些品牌在主页标明产品用的电芯是“头部品牌长虹三杰”,或者“上市公司亿纬锂能电芯”,大部分充电宝原价在200元以上,但叠加国补会有优惠。

  钱袁冬介绍,除电芯外,一个合规充电宝还需叠加BMS电池安全管理系统、防护隔膜等材料成本、外壳、摊销制造成本并完成一系列的质量检测与认证。综合下来,整体物料与制造成本逼近或超过百元。

  充电宝并不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门槛的行业。知乎数码科技博主@Cyber麻薯长期关注这一行业,他对记者介绍,行业差距没有想象那么大。“不是一家企业大、技术先进,生产的东西就一定好,因为技术规范已经非常普及,主要问题在于厂家愿不愿意在成本上花钱。”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