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在研发端,依托山东航空学院等高校资源,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建成山东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等3个省级研发平台;在制造端,重点发展工业级无人机、航空新材料等产品,其中山东创新集团研发的航空用7055高强铝合金已通过中国商飞认证,成为C919大飞机二级供应商;在应用端,积极推进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的示范应用。2023年滨州市无人机农业植保服务覆盖全市80%以上耕地。
完善配套,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发展低空经济,配套保障是关键。滨州市成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从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到风险评估、技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引导与支持。同时,加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构建起标高300米、1500米和5000米各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立体飞行格局,为新能源飞机研发、无人机试验试飞等业态提供充足空间保障。并且针对无人机企业发展中的一系列痛点,建成滨州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为企业提供从研发测试到生产验证的一站式服务场所,极大地缩短了企业的研发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
展望未来,滨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迭代加速推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滨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未来,滨州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深化产学研合作、拓展应用场景,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