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喝”下128个大明湖!探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命输液”
2025-07-13 20:13 大众新闻
从2020年水头奔涌133小时才抵达目的地,到2021年的81小时、2022年的50小时,再到2023年的44小时、2024年的41小时、2025年的30小时,记录着送水效率的提升。

多元共治保障专水专用
既防出现乱取水、乱挖沟,又防水溢河槽、淹没庄稼
珍贵的黄河水,是尾闾河道的命脉,也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命脉。
为确保生态补水应补尽补、专水专用,当地多个部门紧密协作,形成了一张严密的守护网络。

河口、利津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负责为刁口河生态补水保驾护航,对重点河段24小时昼夜巡查管护。
“今年我们加强科技执法力量,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对补水关键河段,重点涵闸实施立体化监控。”河口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专职副大队长董波告诉记者。
刁口河流路沿途经过两个县区,且周边用水需求量很大。一方面要防止生态补水期间出现乱取水、乱挖沟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河段河床高、河道窄、芦苇多,容易出现水溢河槽、淹没庄稼等风险。
“有了视频监控系统,既能全方位了解过水情况,也能第一时间发现过水不畅、盗取水行为,以往人车难以到达的地方,也能通过无人机巡查。”
当地黄河派出所联合区直12个部门成立“生态联盟”,加强辖区非法取土、取水、排污以及破坏动植物资源等联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