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潍坊临朐:“归雁回巢”勇担当 振兴路上谱新章

2025-07-16 14:02   大众网

  “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最终要体现在村庄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上,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刘兴刚说。

  聚焦改善治理服务水平,刘兴刚看准机会积极对接,争取自来水、污水和天然气改造试点,历时7个月在全街道率先完成完成“两水一气”改造;成立物业公司,34名村民成为公司员工,为群众提供“亲情式”服务。加强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为150余名群众家中安装“一键呼叫系统”,每年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米、面、油及补助礼金等福利,让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就在身边。

  为了让住所更宜居,村“两委”多方筹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对村内5条大街、45条小巷进行道路硬化,建成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现在的红新村,道路宽敞整洁,绿化提档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仓廪实,知礼节。村里抓住“黑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投资150万元,建起占地600平方米的红新黑陶瓦盆展览馆,分为陶坯制作、烧制、黑陶展览、传习体验等功能分区,为黑陶瓦盆技艺教学传承搭建平台,被省文旅厅列为“山东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同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不断拓宽黑陶瓦盆产品销售渠道,经济效益良好,实现文化传承、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三赢”局面。

  如今的红新村,实现了幼有早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所养、住有宜居、弱有帮扶。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