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瓜156元,“灼伤”韩国经济的不止高温!
2025-07-16 20:51 国是直通车
李成日认为,韩国能源、粮食等关键领域对外依存度超90%,资源依赖度高,国际供应链波动放大经济脆弱性。例如,韩国能源产业缺乏原料自给能力,仅具备加工能力,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添加剂等推广未达主流水平。在此背景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在民生、能源领域可能更多传导至基层物流成本,进一步加剧物价上涨压力。
03
外部压力大
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对韩国加征25%关税,涉及钢铁、汽车等核心出口品类。数据显示,5月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额同比下降16.3%,汽车出口量同比减少20%,创2020年疫情初期以来最大降幅。
尽管车企通过北美库存缓冲冲击,但库存消耗后或被迫涨价,引发销量下滑的恶性循环。现代汽车对美出口量占其总出口半数以上,若关税长期化,利润将受重创。
常洛闻认为,对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言,汇率变化及实际购买力与美元的强关联,是韩国物价波动的主要原因。韩国轻工副食品领域“用美国价买中国货”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本质上仍是在缴纳“盟友税”。
面对这些问题,李在明政府虽上台不足两月,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紧急稳经济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投放储备物资、产业扶持、债务减免等。然而,当前措施多为短期刺激,尚未触及结构性矛盾。
例如,消费券虽能缓解民生压力,但难以解决内需不足的根本问题;产业基金需3年才能见效,无法立即扭转半导体出口下滑趋势。此外,执政团队尚未完全组建,部分部长仍在国会听证会阶段,政策执行力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