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意义重大
2025-07-17 09:07 证券日报
畅通的传导机制是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润滑剂”。当资金能够顺畅、有效地流向实体经济并产生合理回报时,金融体系内部因资金淤积、空转而产生的潜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反之,若传导受阻,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打转”,一方面可能推高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金融机构为追求短期收益而过度承担风险,滋生期限错配、信用风险累积等问题。此外,传导不畅还可能削弱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因此,确保货币政策顺畅传导,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节。
结合一些经典案例来看,当传导机制不畅通时,银行可能倾向于向低风险领域放贷,而中小企业则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这会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给产业升级、就业、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压力;又如,个别发达经济体此前的量化宽松未能有效传导至企业投资,资金脱离实体后涌入楼市,催生了资产泡沫。
第三,有利于释放货币政策空间,增强政策灵活性。
货币政策空间,尤其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工具的操作空间并非无限。每一次降息、降准都在消耗宝贵的政策“弹药”。畅通的传导机制能够显著提升货币政策的效率。当政策工具的效果得以最大化发挥时,央行就无须频繁、大幅度地动用政策工具以达到预期目标。畅通传导机制实质上是为未来应对更复杂局面留足政策空间,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建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高效正反馈循环,确保货币政策传导畅通无阻。而这也是央行持续发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