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祝贺!长期被欧美国家实施严密封锁的核心技术,如今已被我国科学家突破!

2025-07-19 20:43   科普中国

  2021年,当“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距火星220万公里处拍摄下火星的首张高清“肖像”时,很少有人知道,记录这历史性瞬间的“眼睛”,它真正的名字叫做——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天问一号”获取的首幅火星图像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此前,这项核心技术长期被欧美国家列入“禁止出口”清单,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而如今,我国的科学家们已突破重重壁垒,使其成为我国空间探索任务中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那么,这项曾被层层封锁的技术,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独特魅力与卓越性能呢?

  无遮拦的“火眼金睛”

  传统天文望远镜通常由物镜(折射式望远镜为透镜,反射式望远镜为凹抛物面主镜)和目镜(凸透镜)组成。这种设计的成像原理是遥远天体的微弱光线首先被大口径物镜收集并汇聚,随后在折射望远镜中,透镜折射光线在焦平面形成实像;反射望远镜则利用凹面主镜反射汇聚光线。最终,位于焦平面后方的目镜如同放大镜,将此实像再次放大形成供人眼观察的虚像,实现目标的视角增大和亮度提升。然而,这种同轴系统有个先天缺陷——次镜和支架会挡住部分入射光线,就像用带黑点的眼镜看世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