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祝贺!长期被欧美国家实施严密封锁的核心技术,如今已被我国科学家突破!

2025-07-19 20:43   科普中国

  从 0 到1的突围充满故事性。2002年长春光机所张学军院士团队初创时,曾有人断言:“离轴三反?你们既设计不出,也造不出,更调不好!”如今,这支百人团队已形成“设计-制造-检测-装调”全链条能力,支撑着我国40%以上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正如团队灵魂人物张学军院士所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受制于人,我们必须独立自主。”

  团队历时十余年,终于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大口径非球面数控加工设备,有效打破了国外的设备禁运和技术封锁。

长春光机所SiC(碳化硅)反射镜加工研制历程 图片来源:中国激光杂志社

  在装调方面,张学军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共基准装调技术。该技术将主镜和三镜的检测信息集成于同一块计算全息片(CGH,一种通过计算机设计、微纳加工制造的人工衍射光学元件。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目标光波与参考光波的干涉过程,计算出对应的复杂干涉条纹图案即全息图;再通过精密刻蚀或光刻技术,将该数字化条纹结构转化为基片表面微浮雕或折射率调制结构。当用特定波长的相干光照射时,该微结构能精确衍射光线,重构出预先设计的任意复杂波前,从而实现复杂光学像差校正、光束整形、三维显示等功能),实现了主镜、三镜的共基准定位,使系统的装调自由度由18个降为6个,装调效率和精度大幅度提高。其中,基于计算全息技术的第二代共基准装调技术,大幅度拓展了CGH的应用领域,能够实现光路自动对齐,装调效率提升300%,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