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闪电新闻探访“深蓝利刃”的护航者: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2025-07-20 16:12   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9日讯 西太平洋某海域,山东舰出远海、闯大洋,云飞浪卷,舰阵如虹。在航母战斗群中,舰载机宛如刺向敌人的尖刀,而舰载机出动的频率,直接决定了这把刀刃的强度与硬度。

  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舰载机起飞时,发动机尾焰的温度能达到近2000摄氏度;降落时,时速几百公里的舰载机必须精准降落到着舰区,稍有差池,就有可能机毁人亡。在这片危险的区域,总有一群身着黄、绿、白等各色识别服的身影,他们与舰载机的距离最近时不到十米,在甲板上铺开一张无形的“安全网”,他们就是舰载机起飞与回收最关键的“放鹰人”——起降保障中队。

  起降保障中队军官任驰形象地比喻道:“汇聚到我们中队执掌的装备和人员岗位上,完成放飞或接收。拿踢足球来说,大家努力把球传到门前我们脚下,我们要完成好临门一脚。”

  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母山东舰正式交付海军。那天,起降保障中队等一批从海军各部队选调而来的官兵汇聚于此,肩负起中国航母事业从“起步”到“自主”跨越的重任。入伍25年的张忠杰,先后参与了辽宁舰、山东舰两艘航母的接舰工作。他深刻体会到了山东舰的意义:“山东舰作为首艘国产航母,要求更高了,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达到阶段性目标的时间更紧迫,对我们的要求相应也就更高。仅就起降而言,起降的架次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