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观|国家层面首次系统部署商业航天发展,“火箭大省”山东机遇几何
2025-11-27 07:19 大众新闻
政策层面,今年10月,山东发布《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十分具体的目标:到2027年,具备年产100发运载火箭、150颗商业卫星的能力,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同时,拿出真金白银,对关键技术创新突破给予支持。
如今《行动计划》出台,良好的发展基础叠加政策“春风”,山东乘势而上的动力十足、势头强劲。立足这一有利态势,山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精准发力,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
深入开展补链、延链、强链行动。聚焦航天核心部件研发突破、配套体系协同完善、产业生态集聚发展,培育更多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配套服务水平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商业航天配套企业。
拓展更多应用场景。结合山东农业、海洋与工业大省的特点,在智慧农业、海洋牧场监测、防灾减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卫星数据应用示范,让航天技术真正赋能地面产业,产生实际效益。
在保障好发射任务的同时,发展“发射观光、航天科普、产业论坛”等衍生业态。打造“航天+”产业生态圈,让“到山东看火箭”成为一张新名片。
总而言之,未来三年,将是中国商业航天从“星火”到“燎原”的关键时期。随着《行动计划》的出台与实施,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发展路径正逐步明晰。对山东而言,现有的产业基础与发射能力,已为其参与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下一步,如何将政策机遇与自身优势有效结合,务实推进产业链建设与应用场景落地,是山东需要解答的实际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