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部分高校出现“替身”上课,记者调查:一节课15元,课堂出勤成了可交易商品
2025-11-27 20:37 三湘都市报
代课方式也随学校管理措施的升级而不断演变。菲菲介绍,其学校要求使用学习通扫码签到,老师会在投影屏上展示二维码,学生需用个人账号完成扫码。为应对此措施,代课者会提前登录委托学生的账号操作。“如果没能成功扫码,就收不到代课费。”
部分学生会要求代课者上课前后拍照为证,或互核学生证号,但更多时候,这场交易仅凭“诚信”维系。
思考:当课堂成为“可选项”
随着代课现象蔓延,湖南各高校也陆续加强了防范,从传统点名到学习通扫码、自拍签到、学生证核验,甚至通过企业微信确认身份,管理手段不断升级。部分学校的学生会和纪检部门也介入监督,一经发现代课,涉事双方都将被扣分。然而,这些措施虽有一定遏制效果,却始终难以根除代课现象。

当课堂成为学生心中的“可选项”,这背后的信号值得深思。学生的选择是否在提醒高校:在强调实践与就业导向的今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是否需要更多元化的改革?
学生宁愿花钱请人代课也不愿亲自上课,与其简单归因为学风问题,不如反思课程质量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脱节。当学生认为课堂上学不到真正所需,或课程安排与考研、实习等重要规划冲突时,自然会做出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权衡。
高校除了强化考勤管理,更应从根本上审视教育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落差。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实践环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平台,或许才能从源头减少代课需求。毕竟,真正有吸引力的课堂,从来无需依靠强制出勤来维系。
来源:三湘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