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养蚕技术传到新疆,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的和田逐渐开始养蚕缫丝,并在这片多种文化碰撞的土地上,发展起独特绚丽的丝路瑰宝——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2008年,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4月,作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艾德莱斯绸服饰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一桦在新疆民主党派2025年第2期学习教育大讲堂现场听了范笑天的专题报告,随后邀请范笑天深入她所在的非遗园区实地调研。
调研中,王一桦讲解了艾德莱斯的历史传承、生产工艺以及如何通过“传统技艺现代化表达”实现创新的实践之路,让范笑天对艾德莱斯这个新疆特色的视觉符号有了深刻认识,同时也引发了他的思考:如何让传统织染工艺适应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如何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融入当代审美元素?经过深入调研,范笑天提出了他的建议:以 “文化IP + 数字化营销”模式推动艾德莱斯产业升级,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艾德莱斯的制作过程、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进而拓展市场。“范教授还鼓励我们开发艾德莱斯非遗研学课程,通过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等方式,培养更多年轻一代对艾德莱斯的兴趣。我们已经着手准备相关课程,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艾德莱斯背后的历史文化,参与到传承保护中来。”王一桦说。

2025年2月,范笑天在新疆调研艾德莱斯绸服饰制作技艺发展传承情况。